目录
- Redis 内存模型
- 持久化
- 主从复制
- 哨兵
- 集群
简介
持久化:持久化是最简单的高可用方法(有时甚至不被归为高可用的手段),主要作用是数据备份,即将数据存储在硬盘,保证数据不会因进程退出而丢失。
复制:复制是高可用 Redis 的基础,哨兵和集群都是在复制基础上实现高可用的。复制主要实现了数据的多机备份,以及对于读操作的负载均衡和简单的故障恢复。缺陷:故障恢复无法自动化;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;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。
哨兵:在复制的基础上,哨兵实现了自动化的故障恢复。缺陷: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;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。
集群:通过集群,Redis 解决了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,以及存储能力受到单机限制的问题,实现了较为完善的高可用方案。
Redis 内存模型
1、估算 Redis 内存使用量。目前为止,内存的使用成本仍然相对较高,使用内存不能无所顾忌;根据需求合理的评估 Redis 的内存使用量,选择合适的机器配置,可以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节约成本。
2、优化内存占用。了解 Redis 内存模型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数据类型和编码,更好的利用 Redis 内存。
3、分析解决问题。当 Redis 出现阻塞、内存占用等问题时,尽快发现导致问题的原因,便于分析解决问题。
Redis 持久化
持久化的功能:Redis 是内存数据库,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,为了避免进程退出导致数据的永久丢失,需要定期将 Redis 中的数据以某种形式(数据或命令)从内存保存到硬盘;当下次 Redis 重启时,利用持久化文件实现数据恢复。除此之外,为了进行灾难备份,可以将持久化文件拷贝到一个远程位置。
Redis 持久化分为 RDB 持久化和 AOF 持久化:前者将当前数据保存到硬盘,后者则是将每次执行的写命令保存到硬盘(类似于 MySQL 的 binlog);由于 AOF 持久化的实时性更好,即当进程意外退出时丢失的数据更少,因此 AOF 是目前主流的持久化方式,不过 RDB 持久化仍然有其用武之地。
Redis 主从复制
数据冗余: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,是持久化之外的一种数据冗余方式。
故障恢复:当主节点出现问题时,可以由从节点提供服务,实现快速的故障恢复;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的冗余。
负载均衡: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,配合读写分离,可以由主节点提供写服务,由从节点提供读服务,分担服务器负载;尤其是在写少读多的场景下,通过多个从节点分担读负载,可以大大提高 Redis 服务器的并发量。
高可用基石:除了上述作用以外,主从复制还是哨兵和集群能够实施的基础,因此说主从复制是 Redis 高可用的基础。
Redis Sentinel
Redis Sentinel,即 Redis 哨兵,在 Redis 2.8 版本开始引入。哨兵的核心功能是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。下面是 Redis 官方文档对于哨兵功能的描述:
监控(Monitoring):哨兵会不断地检查主节点和从节点是否运作正常。
自动故障转移(Automatic failover):当主节点不能正常工作时,哨兵会开始自动故障转移操作,它会将失效主节点的其中一个从节点升级为新的主节点,并让其他从节点改为复制新的主节点。
配置提供者(Configuration provider):客户端在初始化时,通过连接哨兵来获得当前 Redis 服务的主节点地址。
通知(Notification):哨兵可以将故障转移的结果发送给客户端。
Redis Cluster
集群,即 Redis Cluster,是 Redis 3.0 开始引入的分布式存储方案。
集群由多个节点(Node)组成,Redis 的数据分布在这些节点中。集群中的节点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:只有主节点负责读写请求和集群信息的维护;从节点只进行主节点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复制。
集群的作用,可以归纳为两点:
1、数据分区:数据分区(或称数据分片)是集群最核心的功能。
集群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,一方面突破了 Redis 单机内存大小的限制,存储容量大大增加;另一方面每个主节点都可以对外提供读服务和写服务,大大提高了集群的响应能力。
Redis 单机内存大小受限问题,在介绍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时都有提及;例如,如果单机内存太大,bgsave 和 bgrewriteaof 的 fork 操作可能导致主进程阻塞,主从环境下主机切换时可能导致从节点长时间无法提供服务,全量复制阶段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可能溢出……。
2、高可用:集群支持主从复制和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(与哨兵类似);当任一节点发生故障时,集群仍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。